三幅书法看洋河的品质“神骨”-m6米乐app登录

发布时间:2019-04-18

 无酒不成诗,诗是文中酒,酒是水中诗。在唐代还有‘颠张醉素’的说法,酒是艺术家的灵感来源,专写酒的诗更是韵味十足。今天从描绘洋河的诗句中,品一品洋河酒韵,探一探洋河的品质“神韵风骨”。


 铁骨英雄武中奇 
闻香下马,知味停车
    武中奇(1907—2006),不仅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,还是一位从战火中走出来的铁骨英雄,被誉为寿高、德高、艺高的“三高老人”。
    他的书法峻宕雄伟、刚健质朴,深受大家喜爱,如今南京的“鼓楼公园”、“中央商场”都是出自他的手笔,很多人不知道在洋河也有一副对联出自他手。武老爱酒、懂酒,酒量极好,一次来洋河参观后,酒后欣然挥毫写下这幅洋河人珍藏的“闻香下马,知味停车”。
    关于这句对联,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典故。据说,清初时期有一雅士途经洋河镇,留下溢美对联:“闻香下马,知味停车”。时隔多年,武老将它形成墨宝赠予洋河。
    去年,书法家孙晓云女士在2018平昌冬奥会上又展现了这句对联,俊逸饱满、秀润灵动的笔墨向世界各国游客展示书法和美酒中的文化魅力,让它焕发出了新的光彩。
    一句对联的流传链接了洋河的历史与现在,也沟通了东方与西方,从中可以看到洋河酒“香”与“味”的无穷魅力,也看到了洋河人对于品质的不懈追求与坚持。
    白酒泰斗周恒刚 

酒绵恰似观音柳,甘冽犹同罗汉松


    在洋河博物馆里,有一副字遒劲有力,引人关注,它是已故白酒泰斗周恒刚写作的“酒绵恰似观音柳,甘冽犹同罗汉松”。
    这幅墨宝题于寅壬申菊月,是当年洋河酒厂周年庆典之际,周老现场一时兴致勃发提笔留下的。
    执笔之时,周老已经对洋河酒体风格有过多年了解,并且还多次深入一线走进车间,悉心指导洋河的生产工艺,在周年庆典之际看到它的发展与进步,周老分外欣慰。
    周老与洋河的故事还有很多。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,周老作为评酒会主持专家,率先引入科学的品酒制度,并首次引入香型作为评酒标准,促成中国评酒史上一大重要突破。也就是在那一届评酒会上,洋河凭借实力,成功入选了中国八大名酒。
    蝉联三届全国名酒后,洋河也在不断探索,对于其“重味轻香”的总体风格,周老表示十分肯定,这和他强调的“白酒在味不在香”,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。
    肯定洋河典型风格的同时,周老还结合洋河的酿酒工艺和品质特色,精准地提炼出了洋河酒“甜、绵、软、净、香”的五字风格,从而奠定了绵柔型风格崛起的理论基础。

大师共书“绵柔鼻祖”


    洋河还有一幅堪称绝世之宝的书法,即九位白酒专家联名书写的“绵柔鼻祖”。
    何为鼻祖?《汉书》“有周氏之婵嫣兮,或鼻祖于汾隅”,《黄帝纪元大事表》也写道“黄帝者,汉族之鼻祖也”,在中国,鼻祖二字代表的含义非常深刻,常用来比喻创始人,所以用起来也必须慎之又慎。
    在2014年谷雨时节,感怀于洋河对绵柔型白酒的开创与发扬,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代表曾祖训、高月明、高景炎、季克良、陶家驰等九位当今中国白酒行业的顶级专家,向洋河赠送了有上述九名专家签名的“绵柔鼻祖”书法作品,对洋河的绵柔风格给予了最高赞誉。
    沈老曾经说过,“绵柔白酒型的出现,是(洋河)经过长期实践经验转变和发展而来的,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而来的”。
    随着洋河的创新与发展,现在,绵柔已经成为消费者们开启美好生活的不二法门。
    前不久,洋河1949·封坛酒专家品鉴会在酒都宿迁隆重举行。品鉴会上,行业权威专家们对它进行了专业鉴评,对优异的品质赞叹不已,专家们更是挥毫泼墨写下“绵承千年 与国同酿”。


下一篇: 无

m6米乐app登录 copyright (c) 2013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(苏酒集团)

m6米乐app登录的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.


网站地图